最近我看了一個關於學習英語的TED演講。我很受鼓舞。我想和你分享一下。

Ted發言人帕斯卡在馬來西亞工作了20年,為當地人教授英語。

通過多年的觀察,她驚訝地發現,人們用一種新語言進行交流的能力與他們對語言的掌握關係不大,但與他們學習語言的態度有很大關係。

我們為什麼得出這樣的結論?

從她的一個學生開始。

這個學生叫費瑟。他是一家工廠的廠長。這個人的英語水準很低,但他能很冷靜地聽,用英語和別人交流。他不僅能聽懂別人的話,而且能準確、完美地表達自己。

帕斯卡對這個學生的這種能力感到非常困惑,因為通常情况下,水准相近或更高的人用英語交流不順暢。

直到有一天,她在看女兒彈鋼琴時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她發現女兒對彈鋼琴的態度與許多馬來西亞人對學習英語的態度非常相似。

第一個相似之處是害怕犯錯。

帕斯卡的女兒討厭鋼琴,因為她認為她的演奏是以她犯了多少錯誤來衡量的。你犯的錯誤越多,你的表現就越差。

而許多馬來西亞人在用英語交談時也同樣害怕犯錯。

第二個相似性與自我形象有關。帕斯卡的女兒知道鋼琴家演奏什麼,離她有多遠,所以她對自己現時的水准不滿意,害怕出醜。

同時,英語學習者知道自己的水准在哪裡,他們的標準發音是什麼,所以他們為這個差距感到尷尬,為了維護自己的形象而不願開口。

找出原因後,帕斯卡繼續思考如何讓這些英語學習者像費瑟那樣用英語交流,而不是像女兒那樣彈鋼琴?

她在网咖裏找到了答案。

在這個网咖裏。坐在她旁邊的那個男人正在學習射擊遊戲,而他的朋友們在看導遊。他過得很不愉快。但即使朋友們都在看著他,他也沒有感到尷尬或自我形象受損,而是完全專注於手頭的任務:射殺對手。

帕斯卡突然意識到這就是答案。

這個遊戲玩家和費瑟說英語的態度是一樣的:

他不覺得被人評判。他全神貫注於和他說話的人和他想要得到的結果。他沒有自我意識,對自己的錯誤沒有想法。

他不覺得被人評判。他把注意力集中在和他談話的人和他想要的結果上。他沒有自我意識,對自己的錯誤一無所知。

如果一個英語水準高的人完全專注於自己,並且總是確保自己是對的,那麼他的英語會話往往會失敗;

相反,一個低水準的英語學習者,如果他能完全專注於與他交談的人,他往往會有一個成功的對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nchan520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